开放期刊系统

论艺术品的隐形特征之差——基于丹托的艺术界理论和迪基的艺术圈理论的分析与思考

晓瑾 齐(河北大学,中国)

摘要

为了解决20世纪的艺术难题,阿瑟·丹托和乔治·迪基不约而同地关注到了艺术品背后的世界,也就是它的隐形特征,并分别提出了艺术界和艺术圈理论。虽然迪基认为自己的理论来源于丹托,且许多学者都将丹托认为是艺术体制论的发展者之一。但由于两人对隐形特征的理解不同,他们的理论也不是一脉相承的,丹托的艺术界理论回答的是本体论问题,而迪基则是发展了体制论,并作出了社会学的转变。

关键词

隐形特征;艺术界;艺术圈

全文:

PDF

参考

黄应全.阿瑟·丹托的体制论艺术观:解释构成艺术作品说[J].文艺研究,2018(7):5-13.

卢文超.艺术哲学的社会学转向——丹托的艺术界、迪基的艺术圈及贝克尔的批判[J].外国美学,2015(1):199-218.

李素军.乔治·迪基艺术体制理论的衍变及内涵——以三个关键词为核心的考察[J].美育学刊,2018,9(4):50-59.

陈岸瑛.艺术世界是社会关系还是逻辑关系的总和?——重审丹托与迪基的艺术体制论之争[J].南京社会科学,2019(10):136-141+156.

李素军.却顾所来:乔治·迪基艺术体制论生成之考察[J].艺术学研究,2021(5):117-126.

Thomas E.Wartenberg.什么是艺术[M].李奉栖,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DOI: http://dx.doi.org/10.12345/cai.v3i12.22510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 :+65-62233778 QQ:2249355960 :contact@s-p.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