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期刊系统

论村上春树的战争观——以《刺杀骑士团长》的战争叙事为中心

佳洋 张(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

摘要

本论文以《刺杀骑士团长》为文本分析对象,通过梳理文本中的历史战争叙事,指出“作者”村上春树虽然用大量笔墨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详细描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唤醒读者历史记忆的作用,促进了日本读者对日本侵略历史的反思,但同时文本对出场人物的刻画却表现出浓重的受害者意识。本论认为关注暴力、批判暴力是村上春树创作《刺杀骑士团长》的一个主要动机,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村上春树的担当意识和历史责任感,但是文本同时指明了其对日本侵华战争的批判并不彻底。

关键词

村上春树;暴力;体制;战争观

全文:

PDF

参考

村上春树.刺杀骑士团长.(林少华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

林少华.村上春树和他的作品[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

刘研.日本“后战后”时期的精神史寓言——村上春树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齐格蒙·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林骧华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小森阳一.村上春树论——精读《海边的卡夫卡》.(秦刚译)[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黑古一夫.村上春树——转换中的迷失.(秦刚,王海蓝译)[M].北京: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林少华.暴力是打开日本的钥匙——解读杰·鲁宾《倾听村上春树》[J].中国图书评论,2006(12)

祝然.两场剥皮:管窥莫言与村上春树作品中的“暴力审美”[J].东北亚外语研究,2014(4)

张小玲.“暴力”的意义——以《奇鸟行状录》和《檀香刑》为中心[J].东北亚外语研究,2014(4)

刘研.记忆的编年史:村上春树《奇鸟行状录》的叙事结构论[J].东疆学刊,2010,27(1)

尚一鸥.村上春树的文学创作与灾难讲述——新作《刺杀骑士团长》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



DOI: http://dx.doi.org/10.12345/cai.v4i3.24457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 :+65-62233778 QQ:2249355960 :contact@s-p.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