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的《编舞技法》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摘要
在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背景下,艺术教育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和团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结合《编舞技法》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创新的教学方法,探索怎样在编舞教学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机制的改革,提出将多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与编舞技法相结合的教学路径,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团结意识,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编舞技法;教学方法创新
全文:
PDF参考
郑精广.从编舞技术到内容转化的实践过程[J].艺术品鉴,2023(15):89-92.
严嘉,乐天天.新时期下编舞技法在舞蹈编导教学中的具体运用[J].戏剧之家,2022(19):139-141.
施芳国.编舞技法在舞蹈编导中的运用探讨[J].明日风尚,2021(7):31-32.
吕慧敏.舞蹈表演型人才培养的课程结构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8.
戴粒粒.编舞技法在舞蹈创作和教学中的利与弊[J].艺术评鉴,2016(1):126-127.
DOI: http://dx.doi.org/10.12345/jxffcxysj.v7i13.21893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