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分子互作仪 biacore 1K 的样本制备在研究生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全文:
PDF参考
赵新英;李佩茹;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样本制备在研究生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4年21期
李文凤;范海菊;田红娟;张非;刘春红;张恩;“教—练—赛”结合的分层进阶式程序设计实验教学[J];计算机教育;2024年01期
丁晓华;王明芳;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年22期
赵博;唐劲礼;梁钧淞;研究生教学实践在“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教学中的作用探讨[J];科教导刊;2022年20期
蔡雯雯;“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研究生的教学资源建设研究——基于L大学教学管理满意度的调查[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年05期表 1 实验分组与讨论表组别实验任务实验条件预期结果讨论问题改进建议第1组蛋白质纯化与浓度测定使用亲和层析法纯化蛋白质,分光光度计测定浓度获得高纯度蛋白质,浓度在1-2 mg/mL1. 纯化过程中如何提高蛋白质得率?2. 浓度测定时如何减少误差?1. 优化洗脱条件2. 重复测定取平均值第2组缓冲液配制与优化配制PBS和HEPES缓冲液,调整pH值缓冲液pH值稳定在7.4,离子强度适中1. 缓冲液pH值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 如何选择最佳缓冲液体系?1. 测试不同pH值的影响2. 比较不同缓冲液的效果第3组传感器芯片活化使用EDC/NHS活化CM5芯片,乙醇胺封闭芯片表面成功固定蛋白质1. 活化过程中如何避免过度修饰?2. 封闭不完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1. 优化活化时间2. 增加封闭步骤的时长第4组样品浓度梯度稀释将蛋白质和小分子分别稀释为5个浓度梯度获得均匀的浓度梯度,用于检测1. 浓度梯度设计是否合理?2. 稀释过程中如何避免误差?1. 增加浓度梯度数量2. 使用高精度移液器第5组分子互作检测与数据分析使用Biacore 1K检测蛋白质-小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结合曲线获得结合动力学参数(如KD值)1. 结合曲线拟合是否准确?2. 如何解释异常数据?1. 重复实验验证结果2. 检查仪器校准状态第6组实验总结与改进汇总各组数据,分析实验整体结果形成完整的实验报告,提出改进方案1. 实验中最关键的步骤是什么?2. 如何提高实验的重复性和准确性?1. 优化实验流程2. 引入自动化设备
DOI: http://dx.doi.org/10.12345/jxffcxysj.v8i5.24514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