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入式港池泥沙回淤实测数据与物理模型试验成果、规范公式计算结果符合程度对比分析
摘要
挖入式港池作为沿海港口常用的布置形式,有着充分利用岸线资源、掩护条件好、减少淤积等诸多优点。丹东港位于辽东半岛东北部,鸭绿江入海口西岸,与朝鲜半岛一水之隔,是我国大陆海岸线北端的国际贸易商港。港区共布置4个挖入式港池,由北向南依次布置庙沟港池和东沟1~3号港池。本文以东沟1号港池3年实测泥沙回淤数据,结合港区物理模型试验、水文观测,分析挖入式港池泥沙回淤,验证规范公式在本港池的适用性。通过实测数据对比、分析物理模型试验成果和规范公式计算结果,其回淤量和回淤强度虽有一定差别,但相差不大,在严格控制水文数据情况下,其成果比较贴近实际情况。
关键词
挖入式;港池;泥沙;回淤;年淤强
全文:
PDF参考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丹东港港区和航道总体规划物理模型试验研究》(2011年6月);
JTS145-2015 《港口与航道水文规范》;
长江委长江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丹东港大东港区5~20万吨级出海航道整治工程水文测验技术报告》(2010年);
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上海海图中心《大东港区(一)》图号11112、《大东港区(二)》图号11113;
丹东东方港口测绘工程事务所《东沟1号港池水深检测图》(2014.3.27、2014.12.5、2015.11.16、2016.4.23、2017.11.21);
DOI: http://dx.doi.org/10.12345/slkxyjs.v8i2.23771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