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育中中国咸阳地区曲艺类非遗的教学路径分析
摘要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咸阳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曲艺类非遗项目更是凸显出它的特色。把咸阳地区曲艺非遗的教学融入初中音乐教育中,既可以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又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兴趣以及保护传统艺术的自觉性。因而,如何将咸阳地区曲艺类非遗项目这种特有的文化资源有效地融入初中音乐教育中,成为目前的教育体系中重要的创新和传承课题。基于此,论文就初中音乐教育中咸阳地区曲艺类非遗的教学路径提出几点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音乐教育;非遗音乐;教学路径分析
全文:
PDF参考
戴自磊,王越.传统器乐类非遗传承在专业音乐教育中的反思——以“江南丝竹”为例[J].职业教育,2020,19(5):46-48.
谷艳菲.大竹“非遗”竹乐器文化在中学音乐教育中应用的实践研究[J].进展:科学视界,2020(3):2.
林靖.“非遗”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以宁德东侨中学为例[D].泉州:泉州师范学院,2022.
胡秀美.迈出课堂教学第一步--初中音乐课的导入策略[J].天津教育,2023(2):141-143.
王淼.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教育教学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3(6):58-60.
DOI: http://dx.doi.org/10.12345/xdjyjz.v2i17.22700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