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基础课建设的意义、困境与路径探析
摘要
公共基础课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不同于专业课程专而精,公共基础课博而广,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大学体育、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计算机、大学化学、素质教育等课程。这类课程覆盖面广,课时量大,大部分是全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使得公共基础课建设中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以此出发探索高校公共基础课的建设路径,探讨建设好的公共基础课对学生个人发展、高校建设以及民族复兴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
课程体系;公共课程;人才培养;探讨分析
全文:
PDF参考
李晓锋.高校公共基础课现状及改革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13,No.107(01):108-111.
侯菁如.浅论大学公共基础课教学方法改革[J].江苏高教,2001(06):75-76
俞福丽.推进高校专业课程建设的意义、现状与路径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20,No.659(22):39-41.
雷炜.高校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No.108(01):103-106.
刘俐坋. 高校公共基础课的教学管理及改革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No.101(08):82-83.
郝志军,王鑫.加快形成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习研究之三[J].教育研究,2022,43(03):4-14.
蒋德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No.460(10):34-36.
赵德钧,李路.大学数学课程分级教学的现状与启示[J].大学教育,2013,No.13(01):100-102.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2012.
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2020.
DOI: http://dx.doi.org/10.12345/xdjyjz.v3i5.24211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