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期刊系统

质量管道模型在产品质量一致性提升中的应用研究

建平 胡(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
禹涵 蒲(波士顿大学,美国)

摘要

为了提升产品质量一致性,本文提出了一种质量管道模型,实现从物质输入到产品输出全域、动态的产品质量控制。该模型基于系统论方法,嵌入若干质量设计子系统,高度集成了若干质量影响因子。由于各个影响因子之间存在复杂交互关系,其对产品质量均会产生重要影响,难以用单一的解析模型或统计模型来预测和管控产品质量,质量管道模型的提出就是应对这一复杂问题的。基于质量管道模型,可以发现现有产品的质量稳定基因和质量波动的系统性缺陷,改善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从而提高产品的批次合格率和综合成材率。其既适合连续型工业流程的质量提升,也适应离散型工业流程的质量管控。

关键词

产品质量;一致性;质量管道模型;全域;动态;稳定基因;系统性缺陷。

全文:

PDF

参考

余永涛等,基于过程能力指数的电子元器件质量一致性综合评价方法[J],质量与可靠性,2018, No.2, P49~52, 56

姚雄等,“信息孤岛”问题及PLM解决方案[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4,Vol33.No.4, P68~70+75

武逸凡等, 离散型特种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建设路径探究 [J],新技术新工艺, P2024(03):1-8

胡婕等,基于全域信息融合和多维关系感知的命名实体识别模型[J], 计算机应用, P1-10

田博涵等, 电弧炉炼钢动态模型的建立与评价[J], 炼钢,2024 ,Vol.40,No.6,P23-27

姚伯威,干法窑控制中的解耦方法与专家系统[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7(8), Vol.6 No.4, P409~413

宋世哲等,柔性双层隔振系统振动能量解耦方法及应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23(04), Vol.58 No.2, P304~313图 10 影响因子优化取值窗口



DOI: http://dx.doi.org/10.12345/gcjsygl.v9i6.24401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2025 建平 胡, 禹涵 蒲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
  • :+65-62233778 QQ:2249355960 :contact@s-p.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