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上非重复性时移地震叠后关键处理技术及应用实例研究
摘要
采集资料的重复性是时移地震工作的数据基础和重要保证。由于采集目的、方式的不同(尤其是陆上勘探)导致了不同时期的采集数据不一致性较大,增加了时移地震效果的难度。在叠前一致性处理的两期数据基础上,重点探索了四项(时差校正、子波校正、频率校正和振幅校正)叠后一致性关键处理技术在陆上三维非重复时移地震中应用。实例研究表明,四项技术为后期解释和剩余油分析进一步改善了时移数据质量,为陆上老油田开展时移地震关键环节探索了范例。
关键词
陆上,非重复性时移,叠后一致性处理
全文:
PDF参考
Wang ,Z., Feasibility of time-lapse seismic reservoir monitoring :The physical basis, The leading Edge[J], 1997,16(9):1327~1329.
郭念民,尚新民,刘欣欣,等,非重复性时移地震数据关键处理技术应用研究[J]2011,46(4),581-592。
郭念民,孟亚玲,杨文博,等,时移地震数据重复性度量及一致性分析方法[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2,34(2),186-192.
朱振宇,王小六,何洋洋,等,海上时移地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J],中国海上油气,2018,30(4),76-85
王大为,刘金朋,丘斌煌,等,海洋时移地震数据处理质量控制技术[J]2018,15(3),253-260。
吴意明,凌云,张永江等,海上拖缆时移地震采集设计实例[J]2016,51(1):1-12
张安宝.时移地震可行性论证中的关键技术研究[J].石化技术,2024,31(02):204-206.
刘巍,邓海东,张亮,等.时移地震采集时机可行性分析及研究——以南海L气田为例[J].石油物探,2022,61(03):490-498.图 2 互均衡过程中的差值偏移剖面图 3 互均衡过程中两期资料最终偏移剖面 (a,b) 和差值剖面(c)
DOI: http://dx.doi.org/10.12345/gcjsygl.v9i8.25598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