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煤气灯效应下的亲密关系角色定位及应对策略
摘要
近些年来高校中频频出现PUA(“Pick-up Artist”的简称,直译过来为“搭讪艺术家”“撩妹达人”)案例,引发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比PUA更可怕的是在亲密关系中PUA的拓展应用——煤气灯效应。高校教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引领者和成长成才的助力者,针对学生因煤气灯效应而形成的自卑、自我怀疑等心理,运用心理治疗模式深入学生精神世界,重塑个人认知,树立正确爱情观,找回真正自我。
关键词
高校教师;煤气灯效应;叙事绘画治疗
参考
李昕怡,薛兵.煤气灯效应话语中的不礼貌策略:表现与功能[C]//东北亚外语论坛(2021年第四季度论文合集),2021:98-106.
肖丽萍.社会交换论视角下不良PUA交往过程分析[J].法制与社会,2020(29):121-122.
(美)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20.
刘斌志,何冰冰.主体性视域下青少年不良PUA的操控机制与社会工作介入策略[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20,30(6):30-42.
张平,余晓燕.由“不自爱”引发的心理危机个案分析和干预——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4):2.
教育部.教基〔2015〕10号 学校在家庭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S].
朱可涵.由友情“PUA”引发心理危机的处理与分析——辅导员工作案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1(35):200-201.
DOI: http://dx.doi.org/10.12345/iptm.v2i4.13465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