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工坊在校园内开展研学模式探究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非遗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旨在探讨非遗工坊在校园内开展研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分析其在提高青少年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度、传承非遗技艺以及促进非遗文化在校园内的传播与推广方面的成效。通过实施非遗进校园、非遗课程开设、非遗活动举办以及非遗研究等一系列措施,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动手能力,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
非遗工坊;研学模式;文化传承;青少年教育
全文:
PDF参考
杜仕菊,谭秋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逻辑理路[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4.(09).
胡迪雅,李雪婷.“两创”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J].仲丹丹.民族教育研究,2023(02).
袁丹瑛,夏冬.常州非遗文化融入地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路径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4,(14):45-47.
DOI: http://dx.doi.org/10.12345/whyscx.v8i2.25437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