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2+N”的立体化传承与传播模式探究——以深圳石岩麒麟舞为例
摘要
深圳石岩麒麟舞是集舞蹈、武术、杂技于一体的客家传统民间舞蹈,具有重要的历史与艺术价值,被列为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石岩有三支活跃的麒麟队,但其发展面临城市化冲击与创新不足的困境。本文通过田野调查、访谈、问卷分析等方法,梳理麒麟舞的历史源流,记录其艺术特征,分析存续现状与传承困境,并提出“非遗+2+N”立体化传承与传播模式,包括非遗文本撰写、数字赋能及“非遗+教育”“非遗+社区”等措施,为非遗舞蹈的传承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深圳石岩麒麟舞;非遗舞蹈;立体化传承与传播
全文:
PDF参考
严轮. 共生语境中深圳客家麒麟舞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深圳大学,2020.
王慧婷.“麒麟文化”民俗符号的传承与创新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1.
周萍.东莞市清溪镇客家麒麟舞的传承与保护[D].华中师范大学,2012.
DOI: http://dx.doi.org/10.12345/whyscx.v8i2.25460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