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异化的形成与纾解
摘要
形而上学是“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种哲学的底层思维逻辑,体育形而上学思维是孤立的、片面的、非历史的建构体育世界,是体育异化的根源。论文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的方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范式,探讨扬弃体育哲学唯物与唯心的对立、批判体育形而上学思维可能性。研究表明,体育哲学的基本问题(体育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形而上学的解释必然导致体育异化及感性活动缺失;体育异化同时折射出资本的时代问题、人的全面异化问题;体育的“资本逻辑”是形而上学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扬弃体育异化与厘清体育的“资本逻辑”是同一问题;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体育哲学;体育异化;感性实践活动
全文:
PDF参考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刘欣然.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体育哲学的出场语境与理论路向——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阐释[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4(1):57.
DOI: http://dx.doi.org/10.12345/xdjyjz.v2i16.22562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