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期刊系统

探究小学道德教育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和机制

晓芬 崔(清徐县文源小学校,中国)

摘要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人格养成和道德观念初步建立的重要时期,而道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中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法治教育逐渐成为培养公民法律素质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小学阶段的道德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品德培养,还应在法治教育的框架下进行。论文探讨了小学道德教育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和机制,分析了其在学生法律意识、法治观念以及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案例分析,揭示了道德教育与法治建设的紧密联系。研究认为,小学道德教育应当充分发挥其在法治教育中的导向作用,构建起系统的道德与法治相结合的教育机制,为中国法治建设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的未来公民。

关键词

小学教育;道德教育;法治建设;法律意识;教育机制

全文:

PDF

参考

闫玉海.论文明城镇建设中的道德机制[J].前沿,1994(Z1):83-84.

王平文.当前道德建设中的文化难题和理性前瞻[J].发展研究,1997(5):15-17.

叶敦平.法治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J].党政论坛,1997(7):16-18.

程波,文慧敏.论法治建设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J].湖南商学院学报,1998(3):81-82.



DOI: http://dx.doi.org/10.12345/xdjyjz.v2i16.22578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2025 晓芬 崔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
  • :+65-62233778 QQ:2249355960 :contact@s-p.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