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期刊系统

人工智能赋能通信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智慧 李(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
攀 赵(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
小军 熊(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

摘要

近年来,社会各方面发展迅速,人工智能备受关注,其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与各领域都有着深度融合。通信工程行业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需求增长,而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借助人工智能可优化通信工程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辅助课堂学习、强化实践教学。通过构建人工智能赋能的通信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培养目标,设计融合人工智能知识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这有助于推动通信工程教育发展,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人工智能;通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型人才

参考

曹冲,刘忠宇,杨爱荣.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经验事实、区域差异与动态演进[J/OL].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4[2025-04-18].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1.1429.C.20250417.1315.002.html.

胡瑛,张细政,曾赛峰,等.“人工智能+通信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J].互联网周刊,2024,(20):50-52.

陈辉,汪毅,范伟时,等.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J].空军预警学院学报,2014,28(04):284-286.

黄永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地方高校基础力学课程参与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大学,2025,(08):159-162.

冯晓英,王瑞雪,吴怡君.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18,36(03):13-24.DOI:10.15881/j.cnki.cn33-1304/g4.2018.03.002.



DOI: http://dx.doi.org/10.12345/xdjyjz.v3i8.26173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2025 智慧 李, 攀 赵, 小军 熊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
  • :+65-62233778 QQ:2249355960 :contact@s-p.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