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谧针灸术针法六意临床述要
摘要
皇甫谧针灸术针法“六意”。包括一意察病;二意调息;三意驭针;四意导气;五意调脉;六意养神。完整呈现了皇甫谧针灸术“诊疗一体”的针灸技术特点。将诊断、治疗、预后三者结合一起形成一个链条。构建了完整的诊断体系、治疗模式、操作规范、量化评估及疗效巩固机制等六方面的诊疗体系。“六意”是皇甫谧针灸术非遗传承针法。有很强的临床操作性和实用性,值得深入研究并推广应用。
关键词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皇甫谧针灸术;针法六意
参考
张永臣张春晓浅论《针灸甲乙经》对腧穴学的贡献 [J]. 江西中医药 , 2011, 42(7):50-51.
赵京生《甲乙经》的组织结构与针灸学术意义中医文献杂志2009,1 (1)18-22
《甘肃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6 9.30(Ⅸ-1)
卢红蓉《黄帝内经》中的虚实之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04):243-244+247.
胥荣东张军伟.“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的真实含义[J].中国针灸,2004,24(S1):116-118.
丁德光陈茹李家康押手在施针中的意义与作用中医药学刊2003.21(9):1569-1570
李增华,施文秀,沈玉杰《人迎寸口脉诊法针刺应用初探》中医学报2018;5(1)5-33(240)
DOI: http://dx.doi.org/10.12345/yzlcyxzz.v8i4.25509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