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下的高校合唱教学普及教育——以中国美术学院为例
摘要
重新构建新时期高校合唱教学的改革方式并探讨新型的思政教育方法,论证合唱课堂教学开展并润物细无声的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推动性,通过学生教学课内课外矛盾,解决学生课外训练的学生问题。这样有效利用美术专业学生的特点,发挥他们的潜力,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和灵活有效的教学机制。为广大高等艺术院校的政治辅导工作、校园文化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是针对新时期国内大学思政与文化的建设的研究,具备广泛的适用性和推广性。
关键词
艺术院校;合唱教育;创新实践
全文:
PDF参考
马革顺.马革顺合唱学新编(中英文版)[M].2008.
刘舒畅.艺术不会缺席:“言语之外——艺术与疗愈”展览札记[J].美术观察,2021(4).
雷蕾.艺术疗愈对个体以及社会群体产生的影响[J].百科知识,2021(3).
黎小龙.郑洛宇.民族音乐疗愈:基于神经生物学的节奏匹配机制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J].大众文艺,2021(5).
彭超.新课程背景下的高师合唱教学改革刍议[J].中国音乐教育,2007(1):24.
DOI: http://dx.doi.org/10.12345/jxffcxysj.v7i10.19912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